•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

    关于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督促解决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5个方面的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 一是阻碍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的问题线索。 1.限制外地经营主体进入。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或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不合理条件,提高外地经营主体准入门槛。2.设置不合理业务壁垒。有关地方和单位以注册地、所有制、组织形式等条件,排斥、限制经营主体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3.限制市场退出。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暂停办理流程、故意拖延等手段,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为了片面追求本地区经营主体数量增长或未认真落实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制度,导致企业注销难。 二是妨碍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的问题线索。1.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有关地方和单位以行政命令、行政授权、行政指导等方式或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强制、组织、引导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实施其他排除、限制竞争行为。2.实行地方保护。有关地方和单位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采取歧视性措施,实施地方保护......

    进入专题征集
  • 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线索

    关于征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推动解决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突出问题,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七个方面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一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出台或实际实施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方面的问题。 二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利用数据、算法、技术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有关地方和单位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问题。如,违规设置区域壁垒限制外地企业承接工程项目,实施补贴等优惠政策限制外地企业参与,国企垄断市场资源妨碍其他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 四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问题。如,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外地企业准入障碍,设定不合理或歧视性条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采取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暂停办理流程、故意拖延等手段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等。 五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妨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问题。如,招投标条件设置不利于外地企业,限定或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等。 六是其他不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问题。 七是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进入专题征集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

    关于征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有关工作部署,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十个方面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一是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民营企业准入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在政务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或提供证明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有关地方和单位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四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出台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方面的问题。 五是有关地方和单位违背政府诚信、不兑现承诺等方面的问题。 六是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内部人员变更,履行内部付款流程,或在合同未作约定情况下以等待竣工验收批复、决算审计等为由,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款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七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在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企业家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八是有关地方和单位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方面的问题。 九是其他不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问题。 十是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研究处理。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进入专题征集
  • 涉企乱收费问题线索

    关于征集涉企乱收费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更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涉企乱收费的问题线索。一是政府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乱摊派等问题;二是行业协会商会强制入会和强制收费,利用法定职责和行政机关委托、授权事项违规收费,通过评比达标表彰、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等问题;三是检验、检测、评估、认证、鉴定、公证等中介机构借用行政职能或行政资源垄断经营、强制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四是水电气暖等公共事业单位、商业银行和交通物流、海运口岸等领域强制服务收费、不合理收费等问题;五是有关执法部门粗放执法、过度执法、以罚代管,以及以疫情防控名义随意罚款等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整理,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核查处理。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进入专题征集
  •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问题线索

    关于征集涉企乱收费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推动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务院拟于8月下旬组织开展第九次大督查,对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实地督查。为实现督查提质增效与减轻基层负担并举,确保督查人员能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三分之二以上的督查人员、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精力用于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总协调办公室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线索:

    一是稳增长方面。主要征集水利、交通、能源领域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建设进度迟缓以及用地、用海、用能要素保障不到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未按期开工或者开工后建设进度缓慢、改造质量不达标,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线索。

    二是稳市场主体方面。主要征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不到位、骗取留抵退税,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以及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关金融机构未按要求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地方政府部门开展运动式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进入专题征集
  •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问题线索

    关于征集涉企乱收费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充分发挥督查抓落实促发展“利器”作用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国务院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组织开展第八次大督查,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山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宁夏等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督查。

    为提高大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督查人员能够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三分之二以上的督查人员、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用于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总协调办公室从即日起面向社会重点征集减税降费助企发展、扩内需保就业保民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四个专题的问题线索。企业和群众如掌握有关地方和单位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述决策部署中假落实、虚落实、打折扣、搞变通,严重侵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线索,可以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农村饮水安全、校园安全等方面政策落实的问题线索,也可以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线索,国务院督查组将在实地督查时进行抽查核查,以实际行动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

    进入专题征集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线索征集_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_中国政府网
https://tousu.www.gov.cn/dc/zhuanti.htm